近期,济南的大、中、小美术班都异常热门。记者从山东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济南少年宫等获悉,一个20多人的美术班,每次招生基本上都爆满,有些孩子从学龄前一直学到初中 。
在某事业单位上班的李女性,有一个四岁的儿子元元,顽皮淘气,正在上幼儿园。元元在家的时候总喜欢到处涂涂画画,常常把李女性的文件涂得一塌糊涂。李女性感觉,既然儿子喜欢画画,不如让他去系统地学一学,但,让他目前学画画,是否太早了呢?元元要比其他同龄的孩子顽皮很多,假如给他报绘画班,他可以坐得住吗?是不是应该在家给他请个家教呢?如何在家里引导孩子画画呢?
跟李女性一样,不少父母都有如此顾虑。心理学家指出,幼儿在四五岁的时候所遭到的教育,将影响他这一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假如孩子在这时产生了绘画方面的兴趣,父母是不应该就此忽略的。那样,如何发现并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呢?记者就这类问题采访了几位美术教育方面的专家。
四五岁画画的最好年龄
不少孩子像元元一样,从小就表现出对色彩和图案的浓厚兴趣。他们喜欢模仿和涂抹,甚至会拿着母亲的口红到处乱画。但,三四岁的孩子思想还比较模糊,也没耐心坐下来听老师讲课。
这时父母应该注意,不要让他们丧失对绘画的兴趣就好了,无需专门去学习。可以引导他们画在应该画的地方,但不要阻止他们绘画。济南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字画部的负责人王芳介绍道:到了四五岁,差不多就能去学习绘画了。四五岁的孩子一般已经上了幼儿园,从心理上已经认可了集体讲课的方法,而且也对事物的形状、特征有一个比较主观的把握。也就是说,等孩子差不多熟知了幼儿园的生活,就能去报个字画班学习绘画了。
至于孩子要选择什么画种进行学习,王芳介绍道,低龄新手,以儿童画、卡通画为主。11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选择学习素描。素描对造型需要比较高,年龄太小非常难把握。而国画的教学仍然合适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家只不过交给孩子国画的方法,主要期望他们自己创作。
幼儿
聘请家教没必要
据悉,目前不少父母发现孩子有绘画方面的天分,就迫不及待地想给孩子请个专业的老师指点指点,对此,王芳觉得没必要给孩子请绘画方面的家教。孩子在大的环境里,可以相互影响,跟别的小朋友有交流,了解其他人是如何画的。若是在家单独上家教,孩子看到的只有我们的画,没横向的交流。另外,一般一个绘画班里的孩子都不会超越20名,老师有能力对每一个孩子进行指导。王芳介绍说,从练习美术的基本功底看,基本上老师教授的步骤差不了很多,所以在幼儿学美术的初期,家教有哪些用途就不是那样明显了。
记者随机走访了坐落于英雄山和文化东路的家教市场,发现的确极少有人从事美术方面的家教,但文化东路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美术班。记者在美术班里采访了几位正在教课的老师,他们都是附近学校绘画专业的在校生。他们称,在外面带班,一般带十几个孩子,假如有父母需要单独讲课,他们也会建议父母舍弃这种想法。一位任课老师陈江介绍说:对大家来讲,教几个学生都是教。绘画不像音乐,一同演奏就会乱,一块画反而有一个比较和提升。
父母怎么样引导孩子学画画
专家建议,当父母发现孩子有美术才能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1.遵照以练为主的原则,进步孩子对美术的兴趣与喜好,初步学会粗浅的美术常识,熟练美术工具和材料的运用。
2.让孩子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和眼、脑、手的综合练习,进步察看力、思维力、想像力、创造力,使孩子学会美术的基本技能方法。
3.让孩子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中,有更多创作的自由和表达的机会,引导孩子大胆想象,大胆绘画和创作,鼓励孩子突破模式,充分发挥创作才能。
4.当孩子自发作画时,不必强求孩子必须要按成人的需要去画。当孩子画得恰如其分时,成人可以从旁叫声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并以建议启发的口吻给予指点,绝对不可以取而代之。
5.让孩子多学一些合适幼儿的美术常识和技能,如有条件可让孩子参加美术班的学习或请专家指导。
6.为孩子创造条件,参加各种形式的美术比赛,让孩子的美术才能充分得到发挥。对于孩子获得的成绩要多一定,多鼓励,让孩子尝试成功的喜悦。
对待孩子学画要有正确心态
在采访中发现,孩子有美术才能,父母一般会有以下几种态度:
1.沾沾自喜,觉得我们的孩子非常聪明,是天才的画家,放任并满足孩子所有合理与不适当的需要。这种行为会使孩子培养骄傲自满的心理而不再上进。
2.适得其反,急功近利。剥夺孩子的各种喜好和游戏时间,一心让孩子学画。违背了孩子的生理、心理进步水平,总是会挫伤孩子的求知欲,使孩子畏惧绘画,产生烦燥、厌恶的情绪。
3.对孩子的早期美术才能不理不睬,而是根据我们的意愿强迫孩子学弹琴、学认字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硬逼着孩子做他不有兴趣的事,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4.珍惜孩子的早期美术才能,循循善诱,给予正确的指导,努力培养和提升孩子的察看力、创造力,进一步提升孩子的各方面美术能力。
父母的表现哪一种好呢?回答一定是第四种。
美术教师尹文文介绍道,学习画画其实是一个学习察看生活的过程。父母虽然无法教给孩子绘画的方法,但却可以引导孩子培养察看的习惯。比如当孩子提出要画鱼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块剖析一下鱼的造型,一块上网找一些鱼的图片,对照理解。譬如有些小鱼身体长长的,有些身体圆圆的,还有些身体是三角形的这类简单的形状在孩子的心里非常简单,他们不会有不会画感觉,孩子的自信心就会被打造起来。然后,父母可以再和孩子一块剖析一下鱼都是由什么组成的,譬如双眼、嘴巴、尾巴、鱼鳍等,都在什么部位和大概的形态,再试着让孩子画画。就仿佛大家小时候虽然有不少不会的字,老师也不会直接告诉大家,反而只教会我用字典一样。尹文文说,孩子掌握察看将来,当他不会画某样东西的时候,让他培养自己去察看的习惯,这可以训练孩子的大脑和小手。当然别忘了,最后给孩子一定和鼓励,让孩子有收获感。
孩子参加美术活动,对他们成长最有益的是在画外,它能陶冶人的情感,成为更真、更善、更美的人。绘画绝对不是去规矩孩子的天性,而是去引导和解放孩子的天性。父母应该为孩子选择具备合法许可资格的绘画学习班,并在报名前与教授孩子的老师进行一次面议,详细知道老师的状况。一旦孩子开始进行绘画学习,就尽可能不要停止。这考验的不止是孩子的毅力,更是父母的毅力。每一个周末都抽出时间送孩子去上课,对于父母来讲,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涂鸦 孩子另一种情感符号
其实,有绘画天分的孩子还是在少数。不少父母感觉我们的孩子没这方面天分,就不倡导孩子继续学习了。但,绘画的天分并非最主要的。尹文文目前在济南银座双语幼儿园任教,她在幼儿园中尝试开设蜡笔特点班,引导孩子产生对绘画的乐趣。有一次,她的班上转来了一个叫叶叶的小孩子,他母亲一直感觉叶叶的画一直乱画一气,不像样。但尹文文给叶叶上了一次课后发现,这个小孩子有着一般男生没的察看力,只不过他还没掌握如何用方法表达我们的想法。尹文文说,刚开始,孩子的画并无需非常像样,他们在动手涂鸦的同时小肌肉也得到了训练,在之后的绘画活动中,孩子由于常常无意的训练,所以比较容易控制我们的画笔,绘画的内容也会更容易表达孩子真实的感受,从而提升绘画能力。孩子那些不像样的画,恰恰反映了孩子的某种心理情绪。譬如孩子可能没办法将想表达的东西画出来,或者这是孩子对当时所处环境的一种宣泄,或者是孩子不自信的一种表现,也大概是成人并没了解孩子的画。尹文文说:当孩子出现此类行为时,大家不应去训斥和用怀疑的见地看待孩子,而应耐心地去知道和引导。让孩子可以自信、开心的绘画,同时父母也应该在画中去学习了解孩子,尊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