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外面总受欺负,确实让父母非常头痛,教孩子还手反击吗,可又担忧以暴抗暴会使孩子遭到更大伤害,并培养爱打架的习惯,如此,长大了还要了吗可一直告诉孩子不理他,他是坏孩子之类的话或让孩子躲开,如此的孩子是否会以后成为阿Q?
重视文明行为的父母或许会对受了欺负的孩子说:别理他,告他母亲去或你是不打架的好孩子之类的话,使孩子得到一些心理安慰。但父母可想到,当你不在孩子身边时,哪个能随时给孩子如此的安慰?他的愤懑、委屈又能取得多少同情和帮助?只可能使孩子更退缩,遭到欺负时只能怨天尤人。
有的父母或许会告诉孩子。其他人打你,你就狠狠打他,别以为你好欺负。有的父母甚至告诉孩子:他打你一拳,你还他两拳,让他了解不可以随意欺负人。当然,这是出于正义感,觉得不制止欺负人的人等于是放纵他们,但父母是否了解,这是在教孩子以暴抗暴,或许会使孩子成为一介武夫。如此,不只对解决问题无济于事,反而火上浇油。而且,孩子对强大对手一味反击,或许会带来更大伤害。
专家建议
应该告诉孩子掌握反抗,不可以一味地忍让,但不是打架才能让孩子保护自己。该出手时就出手,讲一个小故事,可能能给父母带来一点启发
篮球飞人乔丹小时候个子非常高,当他要上小学时母亲有的担忧,儿子个儿大是否会爱打架?于是,她严肃地告诉儿子不许打人,就如此大个子的乔丹成为班里同学欺负和嘲笑的对象。同学们常常打他、推搡他、抢他的东西,打游戏时也不带他,听话的乔丹常常哭着回家,有一天他哭得非常委屈,爸爸正好在家就问他什么问题。乔丹说同学们打他,还笑话他是大笨蛋。爸爸问他:你就如此让人打吗?乔丹说:母亲说不让打人。爸爸让他想一想,能否用别的方法来反抗其他人的欺负,不肯定非要打架来解决。
第二天,乔丹开心地回家告诉爸爸妈妈,大伙一块玩篮球时又有人欺负他,但他没打这个同学,只不过把他使劲按住,让他动不了,最后不能不认输。从这将来大伙都想和他一块玩了,也再没人说他是笨蛋。还是父亲说的对,不打架不是任人欺负,遭到欺负时要想个好方法反抗。叫人家了解你只不过不想打架,可你并非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