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是热学,由于物态变化是和吸放热有关的,像大家在物理物态变化这节课中都是可以详细获悉专业的常识的。
物态变化有什么
物态变化有: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在物理学中,大家把物质从一种状况变化到另一种状况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它们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熔化:固态→液态(吸热);
凝固:液态→固态(放热);
汽化:(分沸腾和蒸发):液态→气态(吸热);
液化:(两种办法:压缩体积和减少温度):气态→液态(放热);
升华:固态→气态(吸热);
凝华:气态→固态(放热)。
注意:这里所说的“吸热”与“放热”的“热”都是指的热量,而不是指的温度、内能、热值、比热容等热力学定义。即为“吸收热量”与“放出热量”的简称。在物理学中,热量不可以说“含有多少热量”或“具备多少热量”,只能说“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物态之间的变化主要依据什么
物态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转换的依据主如果温度。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气态与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从外面吸收热量;而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固态与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中,向外面放出热量。
物态变化的主要案例有什么
1、夏季从冰糕上滴落的水滴(熔化);
2、冰粒变成雨滴降落下来(熔化);
3、修柏油马路时,用大熔灶熔沥青(熔化);
4、钢水浇铸成车轮(凝固);
5、雪灾中电线杆结起了冰柱(凝固);
6、钢水烧铸成火车轮(凝固);
7、火山喷发(先熔化后凝固);
8、秋季,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汽化--蒸发);
9、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汽化--蒸发);
10、夏季,冰棍周围冒“白气”(液化);
11、夏季,水缸外层“出汗”(液化);
12、早晨,草木上的小水滴(液化);
13、早晨的浓雾、露水(液化);
14、夏季,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液化);
15、衣箱中的樟脑丸日渐变小(升华);
16、冬季,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升华);
17、灯丝(钨丝)变细(升华);
18、灯泡(钨丝)发黑(凝华);
19、雪糕纸中发现的“白粉”(凝华);
20、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用来塑造绝妙的舞台成效(先升华后液化)。
热学是什么
热学是研究物质处于热状况时的有关性质和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它起来自于人类对冷热现象的探索。人类存活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幻的自然界中,冷热现象是他们最早察看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
热学主要研究热现象及其规律,它有两种不同描述办法——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热力学是其宏观理论,是实验规律。统计物理学是其微观描述办法,它通过物理简化模型,运用统计办法找出微观量与宏观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