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树立正确的亲子观和家庭教育观
父母要掌握尊重婴幼儿。父母不可以把婴幼儿当作我们的附属物或私有财产,期望通过婴幼儿去达成自己未能达成的愿望和理想,去补偿自己日常的缺憾。婴幼儿是独立的、有意识的、有思想的个体,应该得到父母的尊重与平等对待。尊重婴幼儿才是爸爸妈妈最深刻的爱。
父母要重视婴幼儿的今天。婴幼儿的进步是自然、有阶段、有规律的,爸爸妈妈所要做的就是遵循这一规律,在从尊重婴幼儿的兴趣、个性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婴幼儿德智体美全方位进步,促进婴幼儿智商开发。然而很多父母考虑最多的是婴幼儿的明天将会如何。很多过于担心和心急的父母不惜花费很多的精力与财力,用兴趣班把婴幼儿的时间填得满满的,以牺牲婴幼儿的今天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美好的明天。
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婴幼儿的成长第一在今天,假如大家以牺牲婴幼儿的今天为代价来换取明天,那后果只能像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的那样,会导致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前凸后翘也不甜美,而且非常快就会腐烂。因此关爱婴幼儿,并非给婴幼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认可,更不是用各种所谓的常识、能力练习来压迫婴幼儿,而应依据婴幼儿身心进步的规律予以科学的引导,给予婴幼儿充分的尊重与自由,让婴幼儿在自然成长中享受快乐,在日常形成独立的意志品质与完善的人格。
2、好好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不少父母觉得我们的文化常识水平差,有些甚至大字不识几个,就舍弃了家庭教育的责任,把自己父母的职责等同于保姆,只不过负责婴幼儿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就足够了。其实,父母才是婴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婴幼儿成长中起着至关要紧有哪些用途。
父母应加大自己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学习婴幼儿教育的专门常识,加大与婴幼儿园教师的交流与交流,形成家庭与婴幼儿园强大的教育结合,使婴幼儿遭到全方位、多途径的熏陶与培养。有关研究证明,婴幼儿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与爸爸妈妈素质及文化水平的高低有关。
3、改进教育办法,妥善解决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父母在婴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势必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妥善解决这类问题,父母就需要运用科学、适当的教育办法。譬如:当婴幼儿提出很难回答的问题时,父母不可以不懂装懂,乱说一气,更不可用去去去、就你事多、烦去世了之类的话压制婴幼儿提问的积极性。对那些爱发问、好活动、喜探索的婴幼儿,若能进行正确的引导,恰恰是创造性人才的雏苗。父母应实事求是地告诉婴幼儿,等看了书或请教了其他人后再告诉他,也可与婴幼儿一块探寻答案或是鼓励婴幼儿自己去探寻答案。当婴幼儿确实犯错时,爸爸妈妈的态度、做法应一致,要给婴幼儿讲清道理,剖析错误所在,并以正确的行为和思想加以引导。
4、优化家庭环境,打造好的家庭文化环境
爸爸妈妈要为婴幼儿树立榜样。婴幼儿来到世界上,第一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开始掌握认识世界的,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家庭环境的环境,时时刻刻都会给婴幼儿的情感、风韵、行为、道德、个性等多方面产生影响。要教育好婴幼儿,爸爸妈妈要严于律己,时时、处处注意我们的言谈举止,在思想、生活、学习、工作、劳动和社会等方面用我们的模范行为去影响、感染婴幼儿,以道德榜样引导婴幼儿,让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培养好的品德行为。
在一个充满民主、宽松、体贴、关心的家庭中,从来不会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争执,伤及感情。爸爸妈妈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和谐,爱婴幼儿但不骄惯,使婴幼儿感到轻松自如,没任何精神重压,这种环境会使婴幼儿自发地陶醉于充满乐趣的创造活动之中,这对婴幼儿独特个性的形成、革新意识的萌发将起到肯定的促进用途。因此爸爸妈妈们应掌握诱导婴幼儿,这比恐吓、哄骗、打骂都管用。
5、教育婴幼儿要表彰为主,批评为辅
自古以来大家的婴幼儿教育都是如此一个原则,但大家目前有些人就进步到了一个极端,只许表彰不许批评,一提批评就是打击婴幼儿,伤害婴幼儿,这就是违背了辩证法。婴幼儿当然需要表彰,需要鼓励。但不可以光表彰,也还要有批评,因为婴幼儿做的一些事情不都是对的,所以该表彰就表彰,该批评就批评,批评也是促进婴幼儿进步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