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生中,吴叶兵(音)几乎每一个工作日都下矿井,在幽闭坑道内让人窒息的煤尘中挥舞电钻,每月能挣500USD的吴只有一个目的:供女儿上学。每年5月至7月,他老婆曹薇萍(音)每天在苹果园里从早忙到晚,其他时间则到商店打工,所有些钱都被用于女儿的教育。
很多西方家庭也为子女教育煞费苦心,为其积攒大学学费。但与数百万含辛茹苦供孩子上学的中国低收入爸爸妈妈所承受的重负相比,那些付出算不上什么。
在中国西部小村长大的吴和曹节省了一辈子。近20年来,他们一直住在狭小透风的旧房里,为省路费和礼品钱并有机会挣加班费,已连续5年没回老家春节。因为他们的艰辛付出,女儿吴曹颖(音)已成为大二学生。同愈加多的中国大学生一样,她的受教育程度已远超爸爸妈妈过去的奢望。但爸爸妈妈的辛劳未必能获得回报。大学文凭已不可以确保高收入工作,由于过去10年来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已翻两番。
每年花费爸爸妈妈所有收入一半以上的校园生活令吴左右为难,她正考虑辍学并找份工作。“女儿每次打电话都说厌学了”,曹薇萍说,“我说‘为了给大家养老,你需要继续学习。’她说‘如此重压太大,我不想再考虑这类责任。’”
对中国的农村爸爸妈妈而言,每年的大学成本等于6至15个月的劳作收入。美国私立大学每年的平均成本与其人均年收入基本相当,州立大学成本仅为前者的一半,且美国学生常见比中国学生更容易获得助学金。中国爸爸妈妈的负担并不只限于大学,还面临与小学、初高中有关的很多成本。很多人为提升子女成绩还请家教。与美国爸爸妈妈相比,一旦子女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将所有积蓄都倾注于孩子教育的中国爸爸妈妈将几乎没什么退路。
吴一家的历程是一扇窗,既见证了中国与日俱增的教育机会,也凸显中国家庭承受的经济负担。爸爸妈妈倾其所有供儿女念书也说明,近期10年在培养大学生方面中国为什么令美国望尘莫及。但随着教育本钱居高不下的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与最近大学毕业生失业率激增。像吴如此的青年毕业后能否找到工作养活自己遑论为爸爸妈妈排忧解难,将考验中国将来数年内保持经济迅速增长并维持政治和社会稳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