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般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就是家庭的中心,衣食住行全由爸爸妈妈或长辈代办。有时父母急性子,嫌孩子动作太慢,费时,不如自己包办;有些父母还觉得孩子小,磨蹭是暂时的,目前我先包办了,等他长大了再说不迟。其实,这类教育办法都是害了孩子,真的好的教育是,爸爸妈妈不包办,做事只做一半。
案例:爸爸妈妈做事只做一半
一父母的孩子双脚沾满泥浆,从外面玩回来。但,母亲在为孩子换鞋袜时,只给孩子穿上一只鞋、一只袜子后就走开了。
原来,这是这位母亲创造的家庭劳动教育法。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只为孩子做一半,另一半则由孩子独立完成。譬如,孩子的鞋脏了,就面对面教孩子擦亮一只鞋,另一只鞋交给他一个人动手擦干净;孩子洗手时,只给他洗一只手,另一只手他一个人去洗,由于如此可以迫使孩子为了两只鞋一样亮,两只手一样干净,而自己动手将另一只鞋也擦亮,另一只手也洗干净。总之,为孩子做事情就只做一半,剩下的留给孩子自己动手做。
点评:这种只做一半的教育与“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之同工异曲之妙。
人都爱舒适的环境,喜欢尽情享受,想让人照顾,感受不动脑筋、不费力气的幸福日子。孩子也一样。所以,父母长期如此包办代替的结果就是父母天天忙得不可开交、疲惫不堪,而孩子安心理得地等着被照顾,等着父母来帮忙,领会不到父母的辛苦,我们的行为能力也没得到提升,责任感也没培养起来,等到自己需要做事情的时候,不了解着急。
孩子日渐长大了,会把如此的行为习惯融入自己生活的很多方面。目前一直有不少父母在说孩子磨磨蹭蹭叫人着急,又有哪个想过孩子磨磨蹭蹭的行为习惯有多少是父母自己亲自培养的呢?
所以,好的教育办法是,爸爸妈妈要掌握当令放下,不要每件事为孩子做,可以只做一半,顺便引导孩子如何做。
爸爸妈妈如何才能不为孩子包办?
办法1:父母掌握放下,逐步降低过度帮助
只须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要让他尝试自己做,即便做不好,也要给予表彰,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可以先指定一两件事情,限制时间让孩子完成让孩子完成。譬如:起床穿衣,先规定要自己穿,由于还不熟练,开始父母可以适合帮助,限定的时间也要长一些,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逐步父母不再帮助,再缩短穿衣的时间,最后达到自己又快又好地起床着装。
父母要改变“孩子小,将来再培养也来的及”的错误观念。每一个年龄段,都有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可以参考孩子的特征,拟定任何事情是孩子自己要做的。如此安排好,孩子习惯了我们的事情自己做,到时候,不需要父母催促,自然就会去做了,动作就快了。
温馨提示:
父母放下让孩子做事情要逐步进行,不是一下子什么都不管了,走向另一个极端。父母一下子什么都不管,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感觉每件事都难做,每件事都不成功,心里憋气窝火,感觉自己非常笨,挫败感悠然而生,对做事情产生很大的抵触心理,最后或许会自暴自弃,什么都不做了。
大家需要孩子我们的事情自己做,目的是让孩子掌握做事情,掌握加快我们的速度,了解自己承担我们的责任,达到这个目的就好了,千万不要教条,让孩子感觉父母刻板而冷漠。
父母放下让孩子做事情是对的,但今天特殊,譬如要迟到了,还让不让孩子自己穿衣呢?要灵活学会,千万不要死教条,弄得孩子害怕迟到哭哭啼啼。明天早起一点,可以继续练习。当然,若孩子成心捣乱,那就另当别论了。
办法2:合理运用对比法,激起孩子的热情
大家所说的合理对比,就是巧妙地和其他人对比或与自己前面的成绩对比,找进步,找期望。值得父母注意的是,大家这里的对比,是比进步,不是给孩子树立模范榜样让孩子去学习。譬如,让孩子比较:“自己飞速做完事情的感觉,与母亲替你做事情后唠唠叨叨,什么心里舒服?”“昨天穿袜子,你一个人穿一只,母亲给你穿一只,你比母亲慢,今天如何比母亲快了?”“今天假如有人问你:衣服哪个给穿的?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我一个人!”
“你一个人有没感觉自己愈加棒了?”“前两天你还决绝母亲的需要,怎么说也不自己洗脸,今天自己都会像母亲一样用洗面奶了,母亲感觉你再进步,是否?”同时你可以鼓励孩子,提升需要:“今天大家要比昨天快一些怎么样?”你会发现,孩子的积极性被你调动了起来,做事情愈加有热情了。
温馨提示:
你最好准时与老师进行交流,期望在改变孩子磨磨蹭蹭习惯问题上能得到老师的帮忙,让老师降低一些批评,并给予更多一些的鼓励。如此家校配合,对改变孩子培养自己做事情的好习惯大有益处。
办法3:父母故意“耍赖”,逼孩子自己做事
“耍赖”可以说是孩子的秘籍,为了达到我们的目的,孩子常常如此做,而且屡屡得逞,于是在将来更会运用的淋漓尽致。其实父母可以学习孩子,当令运用一下“耍赖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会收到奇效。
譬如:孩子要穿鞋到外面去玩,这个时候孩子是恨不能立刻飞到外面去,会急着催大人快点给他穿鞋、系鞋带,这个时候可以磨蹭一下,然后再告诉他,大人系一只鞋带,另一只自己完成,两个人做事情会比一个人快的。孩子或许会着急、跺脚,不要理会,必须要等到他一个人着急地动起手来。
假如他不动手,你就催促他,让他帮忙,然后说:“看来你不着急,我也就不需要着急了!”于是你故意放慢速度,或者成心把鞋带系坏,目的是让孩子着急,自己也动手帮忙。这是“软”的耍赖办法。
还有“硬”的耍赖办法,开始要帮助孩子系鞋带的时候,就告诉孩子,一人一只,如此分工快。父母做完就不管了,就是耍赖告诉他不可以帮他了。在看来帮助无望的状况下,他也会自己完成的,而且,速度也未必慢,由于外面精彩的世界在吸引着他。
温馨提示:
耍赖法要运用得当,不可以太随便,不可以太多,引起孩子的太大反感,就会失去效力。既然父母运用了“耍赖”的方法,就需要坚持到底,不可以被孩子的软磨硬泡或发脾气给难住,不可以心软,不然前面的努力会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