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小学6年,全班只有我的儿子没出过国”

   日期:2025-01-31     来源:www.ageeze.com    浏览:382    
文章简介:01 01 这几天,杭州的孙女性一直心怀忐忑,由于在某民办小学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要在英国待两周。儿子从小到大,这是第一回离开她身边,也是首次出国。

01


01

这几天,杭州的孙女性一直心怀忐忑,由于在某民办小学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要在英国待两周。儿子从小到大,这是第一回离开她身边,也是首次出国。

 

其实,类似的暑假游学团,学校年年都组织,但孙女性却从来没让儿子参加过。“大家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一次游学活动成本起码要3万元,抵得上我三个月的薪资了。”孙女性说。

每年寒暑假,她也会抽时间陪儿子在国内旅游,但从来没带他出过国。“一是由于时间上不允许,请不了多长的假期;二是经济上的考虑,出趟国花费不小。”孙女性还有一点考虑,儿子目前还小,将来出国的机会多得是,没必要急于一时。

孙女性的儿子在杭城一所民办小学就读,当时为了让儿子有一个最好的就学条件,她是费劲了心思才把儿子送进来。“儿子绝大部分同学的家庭经济条件要远远好于大家。但在孩子面前,大家从来没说过如此的话。”

今年暑假放假前,儿子提前和她打了招呼:这个暑假需要要跟同学一块参加游学活动。

“我本来还想拒绝他,但去打听了一下后,不能不应承了下来。”孙女性说,由于班上一个同学的母亲告诉她,今年班里一共有3个孩子参加这次游学活动,她儿子是唯一一个还没出过国的。

“学校的游学活动,每年都有不少同学报名参加,生怕抢不到名额。就算个别没参加过学校的游学活动,爸爸妈妈也带出国旅游过,只有我儿子还没出去过。”这位母亲有的无奈。

 

每次开学,班里同学都会交流假期生活,大伙会把自己出国的历程拿出来推荐,只有儿子插不上话。“儿子比较懂事,从来没跟我抱怨过。今年,他小学毕业,立刻要读初中了,说小学里最想完成的一个愿望,就是参加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孙女性说。

最后,她答应了儿子的请求。儿子开心地一蹦三尺高:“母亲,我必然会在英国给你买那双你最喜欢的鞋子。”

02

花这么大的代价游学值不值?

 

据公众号“升学宝”调查显示,有40%的父母明确表示:不值得。另外60%觉得值得的父母,主如果出于两个考虑:一是游学可以开眼界、长见识,占50%;二是将来要送孩子出国留学,先让他们出去看看,占10%。

 

与此相对应的,有45%的父母表示送孩子出国游学并不是自愿。

有36%的父母觉得出国游学十天半个月,孩子学不到什么东西,特别是小学生。

32%的父母觉得孩子在游学过程中是有长进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生活独立能力都有所提升;还有32%的父母则觉得,孩子增长了地理、人文方面的见识。

03

出国游学确实能增开眼界,但也要视家庭状况而定。

假如家经济基础好,完全可以选择出国游学,开阔孩子的视线。

 

若是普通的工薪族,那样真不必,这不只不会给孩子带来改变,还会拖垮整个家庭。

教育并非物质的堆砌,更不是用来让孩子培养盲目攀比的心理。

 

就像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进一朵云,一个心灵打动另外一个心灵。”

教育有其特殊性,不少父母陷入了“高投入、高产出”的认识误区,他们并没真的知道教育的真谛;而是在物质投入过程中探寻获得感,或通过购买教育服务来逃避本该对孩子有效伴随的责任,这就是一种“起跑线焦虑”。

 

太焦虑,只能毁了孩子,与其哀叹自己不可以给他们提供好的环境,不如让他们了解生活的真的意义。

 

量力而行,对孩子来讲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假如不计后果,只能让生活陷入万丈深渊。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