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上学的问题,一直都会引起相当多的话题!
6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公告》。里面明确提到,就读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法律规定和实质状况统筹确定。
也就是说,8月31日大概不再是小学入学铁定的截止日期了。
小学入学年龄由各省统筹确定
以往,有一个让所有母亲都犯愁的问题:教育部门规定,8月31近日满6周岁的儿童可以上小学,出过生日期晚一天都不可以!因此,母亲们最怕生到处女座(出生于8月23日到9月22日)孩子,甚至有些赶在9月1号前剖腹产,就怕孩子晚上学一年。
那样,教育部的这个文件,会让这个近况有所改变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尽管各省现在没明确说法和新政策,但父母对此已是极高的关注度。
▌“迟一年上学,是最幸福的一年”
广州蔡女性的女儿涵涵现在就读华景小学,因孩子出生在2006年十月,涵涵比同年生的几个小伙伴晚了一年上学,她多读了一年婴幼儿园,在近7岁的时候读的小学一年级。
现在对于小学一年级就读截止年龄可能有变动的话题,她觉得,无论将截止时间定在9月1近日或者是12月31近日,“都会有父母纠结,不满”。但从内心来讲,孩子真的上了小学后,她感觉,功课、考试等重压接踵而来,“就目前的小学生近况而言,8月31日后出后的小朋友迟一年上学,其实是名正言顺、最幸福的一年。
▌“12月31日,比较合乎情理”
林女性的女儿甜甜就读5年级。由于女儿是十月初生的,当年为了孩子是不是提早一年念书,好一番纠结。甜甜出生在2005年的十月初,2011年5月,林女性面临孩子是不是报读小学一年级的问题。假如要报家附近的公办小学,孩子年龄没满7岁,报不了名。
假如必须要读,选一家民办小学读一年,才转入公办。“烧钱读一年,打听了一下,学费要1万多元,”林女性说,读一年后,再转入公办,手续也复杂。可是假如不读,她又感觉有顾虑“比同年的孩子晚了一年才上学,非常吃亏。”
纠结了大半个月,多方打听、尝试后,她最后才是舍弃了,选择让孩子多上一年婴幼儿园。
2012年9月,甜甜报名念书了。这几年走过来,林女性感触颇深,孩子并不是“学霸”型,平时的功课,多数时候需要父母监督、辅导,一旦某个阶段放松了一阵,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下滑。现在回想起当年晚一年上学的决定,林女性感觉非常庆幸,“假如真提早了去念书,非常难想象孩子学习如何跟得上!”
现在,对于教育部新出来的公告,她的建议是,支持放宽截止年龄,“12月31日,比较合乎情理,让同年生的孩子,可以同年上学。
▌“不管定什么时间,都有人不满”
吴女性的孩子才1岁多,但她对入学年龄的问题也在密切关注。“有父母说1231好,可我女儿是1月的,差不了几天,如何解决?我也不想晚一年上学。”
吴女性觉得,831是一个保持多年的铁律,父母也早已习惯。现在这个铁律有了松动的可能,这是好事。但到底如何确定?截止时间定在什么时间?感觉众口难调,“不管定什么时间,都有人不满,还是不变算了,大伙都能同意。”
▌“保持原状可能性大”
准母亲刘女性对此也十分关注,她感觉,尽管教育部给出了大方向,让各省有了选择的自由度,也让就读小学一年级的截止时间有了松动的可能,但估计短期内很难给出明确的说法,“保持近况可能性大”。
“伴随二胎年代的到来,学位愈加紧张,假如要变动,牵涉面非常大,有关部门需要进行一番摸底考察,如适龄儿童目前是多少?将来是多少?学校够不够?硬件软件怎么样?老师数目、水平怎么样等等,这类都要统筹考虑和安排,不是说变就变。
老师怎么看:不支持调整
“孩子念书年龄,不可以再提早了”
肖老师(广州天河某小学老师):831这个时间点,挺好,建议不要调整了。以前,孩子都是7岁上学,相比而言,现在的孩子6岁上小学一年级,已经提早了整整一年了。
我带过不少小学一年级,个人感受是:同一个班里,相差几个月大的孩子,在常识的同意程度、能力方面,有肯定差距。譬如同年8月底生的的孩子,比起1、2月的孩子,常见有差距。有些孩子年龄小,同意能力差,学习跟不上,对个人自信心是个非常大的打击。对这类孩子,老师不能不单独辅导、开小灶。
另外,从生活自理能力来讲,有些孩子太小了上学,还会发生尿裤子等行为,也就是说,老师们不但要上课、教常识,还要在生活上照料上投入精力,这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老师,都带来了非常大重压。
我的孩子出生在十月,我没设法让他早一年念书,而是近7岁才上学。这个年龄读小学一年级,很适合,他的同意能力比不少同学要强,学习上从来不需要操心,自己也非常自信。所以我感觉,还是应该遵循孩子身心进步的自然规律。假如真要调整到1231,弊大于利,孩子念书年龄,不可以再提早了。
“不支持调整到12月31日”
某一年级级组老师:该一年级级组的众老师们对此态度一致:不支持变动,更不支持调整到12月31日。
老师们觉得,将入读时间再往前推,孩子的生理、心理条件都未筹备好,“小学一年级的系统化学习,对于不满6周岁的孩子来讲是比较难完成,无论是从从握笔丶专注力、模仿力、理解力等方面考虑,“实在不合适再提前入读年龄”。
“8月31近日须年满6周岁才能入学”的规定从何而来?
大家先来看看教育部的《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公告》说了什么: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推行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需要同意的教育。
●就读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法律规定和实质状况统筹确定。
●要高度关注同意“私塾”、“读经班”等社会培训机构教育的学生,对于因身体健康等缘由确需缓学的,爸爸妈妈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向县级教育部门提出申请,获批准后方可缓学,不能擅自以在家学习替代国家统一推行的义务教育。
其实,适龄儿童、少年同意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的有关规定,在《义务教育法》里早有规定。但具体到“就读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的说法,还是较为少见。
▼
大家先来梳理一下适龄儿童、少年同意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是如何规定的:
《中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实行,2015年修订)
但凡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同意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拥有的区域,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
《中国义务教育法推行细节》(依据《义务教育法》拟定,1992年推行)
适龄儿童、少年同意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与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状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当地区实质状况确定。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同意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合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