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A女性下班回家,发现儿子拿着他心爱的牛角冒着大雨在院子里挖石头,身上雨水混着泥浆,浑身脏兮兮的。那牛角尖也不知是不是依旧还存在。A女性正气得想好好教训儿子一顿的时候,儿子手中拿着几块石头,满脸开心地跑了过来。
母亲,你看这石头上的花纹,真漂亮,放在大家家的金鱼缸里,小金鱼一定喜欢得非常。儿子举着石头对A女性说。
是的,你真有眼光,这石头的花纹很与众不同,像向日葵,哦,还像一只缩着头的乌龟呢。A女性看着儿子无邪的脸,不由改变了主意。
这是一件小事,但假如A女性一怒之下打骂儿子一顿,将来她儿子心中一直会存有阴影,会因顾虑妈妈的责备而舍弃去做很多事情。
在日常,大家不会责怪牡丹为何不香,梅花为何不如牡丹花朵大,葡萄藤上为何不挂西瓜,荷花为何不可以长在陆地上。大自然的万物,一直各尽其天性,进步它们的长处,于是才有这万紫千红的世界,百花争妍,精彩纷呈。
唯独轮到看我们的孩子时,总感觉他处处不如人,这是为何呢?主如果期望过高、过于单一,需要每一朵花都开成牡丹,自然多数的花朵都达不到需要。
中国的教育总是强调让孩子遵循某些固定的规范,而忽略孩子的个性成长,没规矩不成方圆这一俗语,就是此种教育观念的反映。而所谓的规范又是由老师和父母单方面拟定的,很多时候它甚至成为压制孩子的一种工具。
不知道有些老师和父母为何要如此做,这不但在跟孩子较劲,而且还是在和大自然较劲,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对于父母,教训则是:不要盲目与教师维持一致。不可以把配合老师的工作简单地理解成老师如何说,父母就如何做。
父母若发现老师的方法一直不可以解决孩子的问题,最好去请教一下教育专家。那样至少可以减轻孩子的重压,孩子的问题可能能解决得比目前好一些。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对上面所讲的事例必须要引以为戒,虽然你可能不会像上面所提到的老师和父母那样傻,但必须要注意尊重孩子的个性和习惯,不要跟孩子较劲。
自然界没一条相同的河流,也没一座相同的山峰,亦没一片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一个相同模样和相同性格的人。所以,大家做父母的有哪些必要非得强求我们的孩子要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呢?
自从达尔文发现进化论以来,大家大伙就了解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法则。然而,在自然界还有一条比优胜劣汰更要紧的法则,那就是独一无二。
教育的成功之道就是要找到孩子的优势,充分地、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的优势,这样才可能成功。孩子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天分、兴趣、喜好、潜力也是有差异的,尊重孩子的个性其实就是保护孩子的将来。马克思曾说过:其他人类历史的第一首要条件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
同样,任何教育的第一首要条件也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尊重每个有生命的个体应是教育的第一要义。
只有尊重差异性,尊重孩子独一无二的兴趣和理想,教育才大概真的去关心人的过去、目前和将来进步的可能性,才大概走进每一个个体的心灵去完成唤醒的工作,才大概达成不拘一格塑造人才的美好愿望。